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张江出席第四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


2017年11月08日 08:43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8日第1326期     作者:记者 王婷婷

  原题:第四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举行 促进文艺理论深度融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文论研究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成为文学研究的时代课题。11月3—5日,第四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文论界和批评界的名家汇聚一堂,以“中国传统文论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编审主持。

  立足阐释的公共性

  张江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所谓“阐释”或“诠释”,成为西方哲学、文学、历史学及其他诸多学科的核心话题。以西方理论和话语为中心,研究和建立本民族的阐释理论,无异于沙上建塔。中国阐释学何以构建,起点与路径在哪里,方向与目标是什么,功能与价值如何实现,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张江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去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的现代转义,建立彰显中国概念、中国思维、中国理论的当代中国阐释学。理解并承认阐释的公共性,是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重要起点。应当坚持以“诠”为根据,以“阐”为目的,努力汲取“阐”与“诠”二者之优长,互容互合,从而创建以“中国阐释”为标识性概念的当代中国阐释学基本原理。

  张江的发言引起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党圣元表示,对中国传统文论精义的探究是一个不断阐释的过程,用以阐释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完美无缺的系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福贵提出,我们所创造的文论体系必须“世界性价值与个人意识”兼含,“有了世界性价值,我们的中国方案才能被世界认同,才具有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的价值体系离不开个人性的思想创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政文认为,从认识普遍性到阐释公共性昭示了人类在共同理性、共同普遍性和命运共同体中实现文明进步、文化发展的思想必由之路,“公共阐释论”为重建当代阐释学提供了中国方案。

  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王宁认为,应将中国现当代小说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来讨论。没有世界文学的影响和启迪,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传统就不可能形成,而没有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贡献,世界文学就是不完整的、有所缺憾的。

  促进中西古今文艺理论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提出,传统的传承需要引入“未来的向度”,变被动为主动,激活传统,催生新的理论生长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傅其林强调,传统文论只是一种思想资源,理论原创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合法性建构的正当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王兆胜认为,现代的科学研究有其优点,但中国文论也有“目鉴心评”的长处,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中国文论话语若将二者相结合,就会变得更有力量。

  “人类文化的统一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认为,统一性是认识人类社会任何问题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地认识多样性与特殊性。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炎秋呼吁,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应当努力吸收中西文论中的养分,将现实作为理论话语生发的平台与基础,真正做到“超越中西,自主构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表示,“只要是好的理论,就可以为我所取,为我所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认为,在中国文学复兴与重构中国形象的过程中须保持清醒,坚持中西主体间性立场,与西方平等交流,辩证地重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形象。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在文学价值观、批评方法、批评气质及批评语言多个方面都不同,如何从中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不断地关注与思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顺庆提出,以西方理论强行阐释与转化古代文论是需要警醒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春青认为,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为理论重建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范式与尝试路径。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毛宣国认为,修辞批评为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与路径,“使文学批评通过语言的分析落到了实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认为,习近平文艺思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现实问题维度,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线索与指导。

  重识当下语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亚敏建议以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为内核和基础,在新的语境中对价值判断作出新的设想和阐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认为,当代中国电影、网络文学等新现象用既有美学理论无法完全说明,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使审美关系发生变化,当代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应随之作出调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注意到,新时期之后“言志”文学迅速升温,大量的诗人和作家越来越注重微观化的日常生活书写,而日常生活诗学的兴起就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表示,在当代语境中重新挖掘柳青及其《创业史》,会发现其中更多的艺术价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吉方认为,批判理论作为一种西学话语,正面临着本体化和中国语境的考量,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需要一种立足于中国语境的批判理论。

  “文学一路以来的传统是极其偏重书面文学的,忽略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口头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认为,完整的诗学体系至少应涵盖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口传与书面、文学与艺术等多个维度的研究成果。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文放说,中国传统文论中“意—象—言”理论发端于中国古典哲学,它丰富的内涵对文学创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今这一理论又得到了心理学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跃进认为,“齐气”的主要特质带有明显地域性的齐俗特征,与齐地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齐学”的学术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承办。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