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2022-03-18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3月18日总第597期 作者:记者段丹洁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段丹洁)3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以下简称“研究工程”)启动仪式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姜辉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论断,高度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丰富内涵、理论贡献、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捍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彻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姜辉表示,当前,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步伐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进进程,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持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我们理论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跟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步伐,跟上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步伐,为续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翁铁慧指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一要聚焦真懂真信,着力在研究阐释上出成果。要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深挖百年党史资源;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研究透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在关系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出“良谋”、献“金策”。二要聚焦入脑入心,着力在育人育才上见成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打造创新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人才高地。三要聚焦网言民语,注重通俗化阐释、创新多样化传播、聚焦分众化普及、推进对象化宣讲,着力在传播普及上扩影响。四要聚焦活学活用,着力在引领未来上求突破,努力构建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张东刚表示,研究工程将整体布局“系列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文化传播、干部培训”五大子工程,统筹推进编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文献典藏”、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本科专业方向班”等五大重点任务,加强总体性、贯通式、全景式分析,形成研究宣传阐释普及整体合力。

  李毅表示,《决议》用“十个明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所在。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国人民大学启动研究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回答时代课题、反映人民心声,而理论成果的生命力就在于被人民群众掌握,继而形成生动实践。张淼提出,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研究“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核心要义、重大理论观点、原创性贡献、实践要求。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谈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三大时代课题,以“术语的革命”的理论伟力和思想智慧,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作出原创性贡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表示,构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性话语体系,既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也要体现其包容性。这将为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提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依据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而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到本世纪中叶必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