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中华日本学会2023年年会举行
2023-07-25 作者:记者 高莹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高莹)7月15日,由中华日本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华日本学会2023年年会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以视频方式致开幕辞。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东海,中华日本学会会长高洪到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杨伯江等多位学者作主题演讲。

  甄占民表示,45年前,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决断下,中日双方克服重重困难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把和平友好关系固定下来,成为继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与《中日联合声明》一道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45年来,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中日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日本则经历着二战之后最为深刻的变化,中日关系处于关键历史节点,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急需守正,也需创新。中华日本学会自成立30多年以来,紧密联络和团结各地研究日本的学者,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为对日工作建言献策,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眼未来,中国的日本研究任重道远,广大研究者应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学术视野,不断加强日本研究“三大体系”建设,推出更多富于时代特色、历史价值和文明底蕴的厚重成果,继续为学术繁荣与中日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甄占民表示,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做好日本研究指明了方向。日本在历史长河中接受中华先进文化哺育,其深远影响延续至今。从事日本研究的同志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主动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大局,为宣传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鲜活的案例参考,为提升对日公共外交及话语传播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高洪表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自有其底蕴、动力、条件和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性。日本研究要立足当代实践,坚持开放包容与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迎难而上,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杨伯江在以“和平友好条约与中日关系当前课题”为题的演讲中,就稳定、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提出建议。一是对标条约、对照现状,深入研究问题,提出中方见解。二是挖掘合作亮点,重构中日两国基于结构性互补的合作格局。对中日两国关系而言,既要看到政治关系对经济合作的影响,也要看到经济合作对政治关系的反作用。经济合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利益,更在于其有助于政治关系的战略性稳定。三是面对当下中日关系和国际形势,要发扬中日关系传统,抓住“以民促官”的机遇窗口。随着影响国家外交政策及国家间关系的要素及其排序发生重要变化,研究者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日本决策的重点、关键变量,关注如何通过影响日本民众来推动官方对华政策积极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蒋立峰通过分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的反霸条款,认为中国历来主张文明互鉴、平等交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经济互利、共同发展,积极为世界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一贯反对世界各地出现的霸权或者集团霸权。

  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是思考维护中日关系的重要节点。我们曾经对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给予积极评价,但同时也看到当前中日关系面临新的严峻形势。新形势下,中日两国应建立超越社会政治制度差异、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和平友好战略关系。

  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修刚回顾了天津、神户作为中日友好城市的代表,在经贸、文化、教育、体育、观光、环保、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交流过往和经验,认为城市交流不仅是民间友好的象征,也是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路径。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友好城市交流的重要性,共同推进中日民间友好。

  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胡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金华汇报了学会工作情况。年会还设置了分科会、汇报发言、开放式平行论坛等环节。来自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出版机构、媒体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编辑人员约百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