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讲好中非友好合作故事 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2019-08-09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8月9日总第490期 作者:记者张娓
分享到:

  原标题:讲好中非友好合作故事 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报讯 (记者张娓)近日,“中非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访问经历所见、所知、所感为线索,围绕促进中非人文交流、加强中非各领域合作展开深入研讨。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非洲英语国家学者访华团团长、纳米比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嘉洛斯·堪奇拉致开幕词。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李新烽总结了此次非洲英语国家学者来华访问的行程并发表了自己对中非合作的感悟。他表示,与20世纪90年代的交通相比,当今中国交通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这种中国速度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密切往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中非之间双赢合作美好梦想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表示,中国非洲研究院愿在中非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履行职责,担当使命,与中非学者一起共同促进中非关系密切发展。

  嘉洛斯·堪奇拉回顾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中非关系发展历程并认为,中非发展有一个共同的过去,中非发展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未来。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贸易的原则。目前,中国农村减贫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此次访华了解到,在位于中国中部、南部、北部等省份地区,数千万的农民正在迅速摆脱贫困。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创造出脱贫奇迹的同时,为非洲承建道路、铁路、桥梁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提供农业设备等,与非洲协力创造脱贫佳绩。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合作,切实促进中非人文交流尤其是学术交流,共绘中非友好合作发展的蓝图。

  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经济学系、尼中发展研究院院长奥卢费米·塞布介绍了非洲定位贫困的标准、贫困人口分布及生活现状,并表示,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了非洲扶贫工作很大的启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得益于中非过去四年中在减贫方面的合作,许多非洲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非洲应从中国经验和与中国的合作中学习扶贫经验,将减贫作为各级政府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将阶段性扶贫目标纳入国家议程,制定帮扶计划,完善政策指导,提供激励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支撑。同时要与中国政府常规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寻求支持和指导。

  津巴布韦大学语言学系教授拉斯顿·穆卡洛介绍了中国与津巴布韦在多个行业的合作与交流现状,并表示,未来中非应强化双方语言互通的能力,加强双方文化交流,共同填补交往中的空白。津巴布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津巴布韦2030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工作,强化各行业技能与知识学习,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并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艾德多罗·班沃作了题为“梁家河是中国梦也是非洲梦”的演讲。他表示,尼日利亚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贫困及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是确保国家有限的资源用于维护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成为为国家民族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主要参与者。此外,经济规划或政策制定涉及不同的过程和程序,政府需要将这些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共同的目的和利益。

  塞拉利昂马克尼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奥古斯丁·班古拉、纳米比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玛利亚·康德拉、赞比亚大学常务副校长办公室主任帕特丽·微拉、博茨瓦纳大学管理学系主任鲁道夫·博伊、乌干达马克雷雷大学艺术系高级讲师罗斯·齐鲁米拉,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中非学者一道观看了《2019年非洲英语国家学者访华团走进陕西省》纪录片。与会者表示,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中非之间的理解和相互尊重,从而实现双方友好持久的合作。加强中非之间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非人民共同的使命。未来,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所能,为讲好中非合作与交流的故事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共同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