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史学作用


2017年09月08日 08:16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9月8日总第407期     作者:王春燕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9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伊朗文明交往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副主席哈拉曼·苏莱曼尼,伊朗驻华大使阿里·阿斯克里·哈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蔡昉指出,中国与伊朗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鲜明足迹,在世界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古以来,中伊两国交往密切,有着长期的友好交流史。交往过程中,双方互有收获,促进了各种关系的发展。

  蔡昉强调,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我们今天相聚一堂,研讨中伊两国历史特别是中伊相互交往的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文明互鉴。通过对话,厘清史实,还原历史真相,并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动力,为中伊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发挥史学应有的作用。要通过研究与对话,加强学术交流,引起历史共鸣,沟通民心民意,筑牢友好根基;要通过研究与对话,把脉世界大局,增强政治共识,扩大战略机遇,打造稳定之锚;要通过研究与对话,克服重重困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全球治理。

  开幕式由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云帆主持。来自中伊两国的学者围绕“中国伊朗文明中的理性与智慧”、“古代伊朗及其对外交往”、“中国文明与西亚的关系”、“波斯与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与中伊复兴”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争、商业往来以及民族迁徙等原因,各民族的语言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通过对回鹘语中的波斯语借词的分析,学者指出,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出现的借词“本土化”现象,不仅是语言开放性和封闭性的交集体现,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借词的增多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洽的表现,是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活化石,见证了古代中国和伊朗的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学者指出,同为丝绸古国,中国和伊朗共同成就了上千年丝绸之路上中伊文明友好交往的辉煌历史,奠定了发展近现代中伊两国关系的历史基础。起步于丝绸之路的中伊人文交流呈现出“历史悠久、成就巨大、官民并举、文经互补”等显著特征。中伊文明上千年丝路和平相处的历史事实揭示出,“文化差异”可以因包容互鉴而成为文明交往的助力,也可以因极端狭隘而成为文明交往的阻力这一规律,进而凸显出人文交流与合作在中伊关系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从时间上看,是欧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交往的延续;从空间上看,是亚欧文明交往向世界文明更深层次交往的扩展;从民众的希望和诉求来看,是通向人类美好愿景之路。”学者认为,伴随着文明对话、文明交往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使世界和平发展之风从亚洲吹起,席卷全球。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