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挥经济史学以史鉴今作用


2017年08月18日 08:33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8月18日总第404期     作者:张君荣

  本报讯  (记者张君荣)8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共同主办的“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出席会议并致辞。

  据悉,本次会议是中国经济史学大师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的重要纪念活动,是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为契机举办的“纪念名家大师”系列活动的首场重大活动。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150余位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蔡昉高度评价了以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人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希望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系统梳理本所的光辉历程和学术贡献,总结本所“名家大师”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全所同仁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奋斗。

  蔡昉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史研究团队以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成就蜚声海内外;经济研究所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镇之一,培养出一大批经济史学者,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赋予中国经济史学科新的使命,即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研究落脚点,发挥经济史学以史鉴今的作用,以纵向的历史视野和横向的国际视野解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

  蔡昉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奇迹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西方经济学理论却无法较好地解释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李约瑟之谜”或“大分流之谜”、“中国增长奇迹”、“中等收入陷阱”等重大命题都可以通过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给予解答,同时也是经济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者再接再厉,取长补短,努力开拓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新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认为,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方面为以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所人作出的贡献倍感自豪,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沉甸甸的时代责任,那就是要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特别是把改革开放3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基本规律梳理清楚,把伟大的中国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作出创新性的理论概括,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认为,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的经济史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性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进行有机结合的典范。他认为,当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中国经济史研究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即:如何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空规定性,如何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如何与经济史学界协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大会发言中,与会专家学者追忆了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为人和治学的高尚品格,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与发展发表了建议。

  汪敬虞先生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汪同三回顾了父亲的生平及其强大的人格魅力,认为这种人品的高尚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密不可分。吴承明先生之女、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洪在回忆父亲时,认为他从23岁到94岁的70余年中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以匠人之心研究经济史;无论人生的逆境还是生计的束困,都不能阻止他的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杜恂诚追忆了汪敬虞先生在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严守学术规范”、“资料、理论、方法三平衡”等方面对自己学风的塑造。北京大学教授李伯重表示,吴承明先生有勇气修正和超越自己的学术观点,对后辈学者的不同学术见解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加以鼓励,体现了一种“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大智大勇”。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马敏认为,两位先生的学术成就得益于他们“十分宽阔的学术视野,超前的问题意识和独到的学术眼光”,他们的研究思路、问题意识及研究方法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并产生长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明孔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以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关心《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和中国经济史学会的成长为例,介绍了他们对经济史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

  据悉,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荣誉学部委员。两位先生都是新中国经济史学的主要奠基者和领路人,他们长期耕耘于经济史研究领域,著述丰硕,成就卓著,影响深远。他们不但写出了许多传世的“金字塔式著作”,而且留下了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学术传统,严谨勤奋、执著坚守的治学精神,谦和宽厚、帮扶后学的为人品格与乐观通达、奋斗不息的人生态度,在同仁和后辈学人中广为流传,感人至深,是经济史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老所”、“大所”,是兼具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等学科而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研究机构。它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今年7月18日,经济研究所正式启动了建所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