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
2023-01-06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1月6日总第628期 作者:张洁
分享到:

  ◇张洁(语言研究所)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普及时代的新产物,是广大网民为了在虚拟空间快捷方便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创造出来的新型社会性语言。作为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习惯,在表现形式和语义内涵方面有着独特之处。其发展势头强劲,并有溢出网络空间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趋势,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在丰富、发展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挑战。

  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传统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由于较少受到外来束缚,可以更多地发挥作者的自由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体现在形式上,就是用各种手段变异使用已有词语、创造新词新语,以及突破常规语法。 

  网络语言的表达往往简单明了,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要求。人们为了接近口语表达速度,用字尽量节省,创制了大量类似于汉语的词和词组的缩略语,或改变现有词语的语义。比如,“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觉得很厉害)、“活久见”(活的时间久了什么事都可能见到)、“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冤种”(因蒙受冤屈而闷闷不乐的人)等。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尽可能简化键盘操作,从而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创制出新的形音义结合体。常见的有字母缩略式,包括汉语拼音和英文的首字母缩略式,如gg(哥哥)、yyds(永远的神)、PUA(Pick-up Artist,指一方通过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bf(boy friend)、diy(do it yourself)等;有数字表达式,如88(bye bye)、7456(气死我了)、520(我爱你)、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等;还有汉字、字母、数字等多种符号结合,如3Q(Thank you)、I服了You等。这些缩略形式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传达信息,缩短了信息交际时间。

  很多网络语言形象生动、别出心裁,有的甚至具有直接的视觉效果,比一般书面语具有更好的沟通作用和表达效果。比如,“囧”字本义是光明、明亮,但由于字形像一张失意的脸,“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在网络上被赋予了“窘迫、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意思;“又双叒叕”用数量不等的“又”构成的字组成词,很直观地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非常频繁。由于网络交流缺少面对面口语交流时的肢体语言和语气表情的表达,网民们创制了许多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象形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模拟现实交际。如::-)(简单的笑脸)、:-D (开口大笑)、:-((不高兴)等。这些表情符号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沟通和表达。

  不少网络语言风趣诙谐,充满活力。网民们往往为吸引关注,苦心构思出许多机智生动且反主流的具有叛逆风格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愉悦的阅读氛围。如“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往火炕里跳,我会闭上眼睛的”“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等。这些在约定俗成的说法上改头换面形成的诙谐而又蕴含哲理的语句,具有很强的反讽和娱乐效果。

  很多网络语言反映了社会舆情的焦点,富有创意地表达了人们对当下社会某些现象的感受。如“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人,在2020年成为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新赛道”是用距离或速度竞赛时的比赛区域来借指新起点、新征程、新努力和新气象;“钓鱼执法”“欺实马”“躲猫猫”等词语表达的是网络民主倒逼权力问责;“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则戏谑地表达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的不满。这些网络语言仅用三四个字就概括出社会焦点事件的全过程,引发人们的深思,显示了将一个事件用语言超浓缩后所具有的强大传播力,也显示出网民们的惊人创造力。网络语言所投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如果能够加以疏导和利用,将是很好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传播方式。

  综上所述,语言必须不断接受新生事物,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到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言简意赅的缩略语、含蓄美妙的数字谐音、形象生动的表情符号、中英夹杂和拼音化与数字化的倾向等,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增强了语言创新和发展动力,为汉语更新、补充提供了可能。网络语言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所接受。事实上,已有不少词汇经过长期使用被现代汉语吸收,成为基本词汇的一部分,如“炒作”“秒回”“上传”“在线”等。总之,网络语言正丰富着也将继续丰富我们现有的语言。

  规范网络语言使用刻不容缓

  网络语言拥有简洁幽默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褒之者认为其为传统语言带来活力,为中文发展增色不少。然而,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增强沟通表达效果的同时,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给语言交流和沟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遭到诸多诟病和抵制。贬之者认为网络语言低俗粗鄙,只靠着大众一时的新鲜感存活,对文化传播造成不利影响。

  不可否认,由于虚拟网络世界具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网民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词语存在低俗、轻佻、粗鄙的现象,迎合了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使语言表达失去美感。也正是由于网络语言由网民个人创作,不少词汇所表达的意义常常不固定,具有随意性和灵活多变性,在流行普及之前往往会使他人无法明白所表达的意义,给交流沟通带来困难。即便是一些已经广泛流行的词语,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对词语的解释也不一致。比如,常常在网络上出现的“汗”字,人们对其词义的理解不尽相同,有解读为敬畏的,有认为是“晕”的意思,有认为是“汗颜”,还有人用来表达“居然这样”的内涵。另外,多种语言符号的混用,常常出现一些网络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产生语音方面的转译困难。

  网络语言的滥用,也是当下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是广大青少年,他们缺乏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及必要的语言知识储备,网络语言中的一些暴力化、粗鄙化、庸俗化成分,以及离经叛道的色彩,会对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部分网络语言有从网络向现实生活过度渗透的现象,使孩子们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不再那么严谨和规范,有时甚至将不是很流行的网络语言写进作文中,出现这样的句子:“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影响了传统语文教学。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习惯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使日常用语变得贫乏、单调甚至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比如,凡是称赞都用“yyds”“绝绝子”,而不是用传统语言中那些美好、赞赏的词语。这些都会对语文教育产生冲击。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比常规语言更灵活、新奇、简单、幽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功能。但作为一种过于变通、不够成熟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本身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如果不加引导任其泛滥,会对我们的日常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和成长带来一定影响。应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正确健康地融入现代汉语中来。将一些不够稳定、积极的网络语言尽量留在网络世界,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使用规范的语言,严格遵守汉语语言规范,努力维护汉语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