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新闻所陈雪丽:顺应多重环境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2019-0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6日第1708期 作者:新闻所陈雪丽
分享到:

  传播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外交环境及其面向的对象国受众环境等。传播环境具有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特征,唯有全面把握这些变化情况并对传播行为进行实时调整,媒体的国际传播行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而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依托文化环境传递中国理念

  国际传播要充分考虑文化环境,不单单是因为国际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而且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能为其媒体从事国际传播活动提供理念支撑和传播契机。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国际传播的巨大驱动力,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倡导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认为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还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解答时代命题的重要主张。我国媒体要依托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并阐明中国的价值理念,即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在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动与共同繁荣发展的进程中,提倡的和平共处理念以及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际传播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已经在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旨在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国际社会上“汉语热”的兴起,世界上对中国产生好感的外国人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海外年轻群体受中华文化吸引到中国求学,来华留学生生源地更加多元。在当前这种文化环境下,我国国际传播媒体理应抓住机遇,一方面要针对在华留学生做好各方面信息的传播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强化他们对中国的认同。

  把握技术环境强化媒体融合

  国际传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媒介技术环境迅速变化,并催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融合。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传播资源整合与传播形式融合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必要前提。

  一方面,需要推进各类传播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我国国际传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融合发展为国际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各国媒体均在探索如何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面整合来提升国际传播效果。其中,“中央厨房式”的多媒体生产运行方式已在全球多家主流媒体推广使用,不少媒体已经进入了深度融合阶段。我国媒体在这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在对不同题材的融合采编报道和对传播过程的流程再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本形成了“一次采集、多重生产、多端发布”的工作模式。然而,我国国际传播尚缺少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媒体品牌与产品,国际传播资源浪费和媒体平台重复建设的难题亟待破解。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果与竞争力,我国媒体要加大对国际传播资源优化整合的力度,最大化已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媒体品牌的聚合效应。

  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多种传播方式的深度融合,实现中国声音在不同传播平台的全方位覆盖。在媒体融合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媒体终端等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一起,共同构建了国际传播图景,突破了以往报刊不投递到当地、广播电视不在当地落地和播出便无法将信息传播到对象国的局限。网络所触及的地域更加广阔,多种传播形式共同使用几乎能够触达世界各个角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国际传播范围的拓展和传播速度的提升。鉴于我国媒体面向的对象国数量众多,且这些国家的媒体发展与应用状况各不相同的情形,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果,我国媒体应注重了解对象国传播技术的应用状况,有针对性地在海外推进各类传播方式的融合与配合,集中使用优势传播形式在对象国的各类传播平台上有效传递中国声音。

  配合外交环境引领传播导向

  从事国际传播的媒体要对本国的外交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充分根据本国所处的外交环境进行传播。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外交环境为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国媒体要把握外交机遇,主动引导国际舆论,帮助提升本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迎来中俄建交7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中国与俄美两国的务实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在此外交环境下,我国媒体应配合国家外交总体战略,做好相关活动的报道工作。此外,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相辉映,中国的两大主场外交吸引国际主流媒体与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媒体要加强报道策划,展示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

  我国媒体要借助中国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契机,善于与国外主流媒体开展合作。国际传播实践证明,一国受众获取国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主要还是依靠本国和本地媒体,因此与对象国主流媒体开展合作传播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自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成立“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之后,我国又相继与尼泊尔、巴西、葡萄牙等国媒体及相关机构签署了“一带一路”新闻合作交流协议,这有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联合采访、稿件互换、人员培训、研讨交流等媒体间的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国际传播实效。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的外交环境下,我国媒体还要进一步拓展与沿线各国新闻媒体的合作,提升世界各国受众对我国的认可度与好感度。

  分析受众环境满足信息需求

  国际传播需要面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受众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鉴于不同对象国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及其对中国的信息需求等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媒体应在对受众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到精准传播。

  我国国际传播媒体应强化国别研究力度,充分尊重各国受众独特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思维观念、接受习惯等。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媒体发展情况均各不相同,这使得我国国际传播面对的受众群体异常复杂。为了最大化我国的国际传播效果,从事国际传播的媒体要全面了解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精准传播。当前我国媒体已经基本实现对象国母语传播,但是在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方面尚有提升空间,需要在充分研究各国民众语言文化和思维观念的基础上,使用对象国受众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传播媒体想要表达的内容,减少和避免传播过程中的隔阂。

  我国国际传播媒体要针对各国民众对中国的诉求与态度,有针对性地确定传播内容及表述方式。世界各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由此导致其在与中国交往时所表现的诉求、期望和态度等也有所不同,甚至在一国内部不同受众之间对中国的认可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即使是对于有关中国的同一事件,不同国家的受众也会因为所处立场不同而做出完全相反的回应。这就要求我国媒体对世界各国的受众作出相应区分,在国际传播中着重针对对象国受众对中国所期待或存在误解提供相应的信息内容,并使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传播语言,帮助各国受众认识真实的中国,消除其对中国存在的疑虑或误解,进而形成对中国的认同和认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