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孙大伟: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的三件法宝


2017年09月22日 08:42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9月22日总第409期     作者:孙大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

  实践证明,机关干部到村挂职第一书记,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坚持走群众路线来开展相关工作,将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这是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的三件法宝。

  扬长避短

  要做到扬长避短,必须首先认识自己。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认识你自己”都是一个几千年来历久弥新的哲学命题。而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一点,也在于人类能够进行反身性思考。作为从机关派驻到农村一线挂职的第一书记,在开展任何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的时候,都必须进行审慎思考,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在何处。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群众做好服务。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要拥有的第一件法宝。

  从中央文件对第一书记人选条件的要求中就可以看出,被选派到村挂职的第一书记普遍具有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等优秀品质。这是第一书记最大的优势所在。同时,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先。这表明,第一书记还具备在大机关、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的行政经验,具有政策理论水平较高、人才人脉资源丰富等优势。

  但需要指出,第一书记特别是从外地选派的第一书记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两个劣势:一是“人地两生”,特别是从外地派驻过来的第一书记还要面临语言不通的挑战,这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势单力薄”,个人的工作能力再强、工作热情再高,也毕竟精力有限,真正做好工作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为此,第一书记要在农村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等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政策水平高、人脉资源广等优势。一方面,认真学习并及时向村干部、村民传达和解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为农民争取正当利益;进而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另一方面,要规避劣势,积极通过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等当地知识青年,加强与农民的有效沟通,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同时,要积极依靠所在单位以及自身的人脉资源,通过柔性的办法不断为农村引进外来人才,借助外来智力和资本促进当地发展。

  因地制宜

  要做到因地制宜,首先必须认清形势。俗话讲“形势比人强”,就是指形势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实际上,当下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中央文件要求,选派第一书记要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灾后恢复重建地区的农村要应派尽派,对其他类型村可根据实际选派。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以上这些地区的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矛盾突出、党的领导薄弱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时而显现又时而遮蔽。这就要求,第一书记既要对“三农”问题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所驻村的村情民意有深入的了解。要做到因地制宜,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要拥有的第二件法宝。

  要认清中国“三农”发展的大局,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我们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梳理这些政策和法律的发展脉络,了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渊源、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国内外符合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实际的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学习国内外成功的“三农”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村干部、村民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合作共赢。

  要深入了解最基层的村情民意,必须加强调研。由于第一书记挂职是有期限的,因此第一书记要了解村情民意必须提高效率,而且在了解的过程中必须让农民当即得到实惠。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扯闲篇、唠闲嗑式的走访并不适合第一书记。一方面,第一书记每一次的走访入户都必须带着明确问题进行调研,问题调查不清楚、调查目的没达到就不能仓促结束走访,把走访与研究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第一书记每一次的走访入户都必须给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带来实惠,包括政策实惠、技术实惠甚至直接是物质实惠,第一书记走到哪里就要把党的温暖送到哪里,将走访与慰问结合起来。

  坚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想在农村做好任何工作,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必须得到农民的认可,都必须调动农民的力量,都必须走群众路线。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要拥有的第三件法宝。

  在农村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把金钱看得很重。例如,部分农民对于垃圾处理、河道治理、道路维护等公益性质的集体劳动,不给钱绝不参加。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部分贫困户对各类补贴更感兴趣,“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严重。

  在这种情形下,第一书记在农村最基层、第一线开展工作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农民中间,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知识分子、是领导干部,就觉得自己比农民懂得多,就看不起农民,要依靠农民办事。其次,要对群众、对农民加强正向激励,营造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良好氛围,要让农民从内心深处认同我们党和政府一切“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农民。最后,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都要征求农民的意见,要让最普通的农民都参与到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我们党和政府所有的涉农政策措施都是从农民中来、又回到农民中去的,由此树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驻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王塬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张月英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