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2023-03-31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31日总第638期 作者:包晓斌
分享到:

  ◇包晓斌(农村发展研究所)

  开展公园城市建设,需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融合,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厚植生态本底,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培育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格局。

  公园城市内涵

  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复合系统,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公园城市不是一个形象符号,并非在城市里建公园,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公园+城市”,而是将城市与公园融会贯通,在遵循城市历史演变的前提下,由传统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是在过去城市公园的基础上,打破各自独立的“孤岛”模式,集市民休闲、娱乐、旅游等为一体。公园城市并非改变城市结构,而是注重将自然要素与城市系统耦合,其空间层次包括市域生态区、城市开发边界区、城市建成区。公园城市建设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像建设公园一样去建设城市”,不是大建公园,不能单纯统计公园数量。应树立“城在园中”的建设理念,从“园在城中”转变为“城在园中”,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园体系和联通城市内外的生态网络,将公园城市格局作为城市空间优化布局的基础性配置要素,建设“公园里的城市”,体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风貌和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综合效益。

  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5.2%,全国大部分人口和GDP产出都高度集中在城市,城市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美丽中国背景下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态宜居愈发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求将城市作为设计主体,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进行生态修复和建设,增加生态产品供给。

  公园城市依托城市生态基底,合理开发用地,改善城市绿色空间,可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具有全方位的融合特征,有助于协调城市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构建 “三生”融合空间。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产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共生,这就需要把握公园城市的时代价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带动地区综合价值转化,引导以价值开发为导向的生态资源利用与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的统一。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开展公园城市战略规划与空间建设指导,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通过生态效益带动区域整体溢价增值,推动生态价值在区域综合开发中的市场化进程。构建城市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更加突出由公园式的生活方式引领的城市发展,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兼顾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系统的耦合,促进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

  公园城市的示范实践

  成都市作为我国首个公园城市示范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以功能复合、服务完善为导向,建设产业功能区。推动新城开发与旧城更新,重塑都市空间形态,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绿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天府绿道生态“绿脉”、环城公园生态“绿环”和锦江公园生态“绿轴”。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城市绿道体系,实施生态河道蓝网示范工程,全面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形成“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结构、“轨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园城市运行线路、“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布局、“巴适安逸和美”为特征的公园城市社区场景、“开放创新文化”相协调的公园城市发展动能,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共生。

  成都市连续多年在全国宜居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列,城市特质更加鲜明。成都市以城市功能为导向,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实践,从绿色生态本底、宜居美好生活、宜业优良环境、现代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都天府绿道体系已有机串联全市1100多个各类公园,绿道累计建成5583公里,1000条便利出行的道路穿插其间。全面开展燃气、供排水等老旧薄弱基础设施更新改建和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建设和谐宜居的公园式社区,营造“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理想人居环境。

  谋划建设路径

  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塑造现代公园城市,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规划,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形成以城市公园、生态廊道、绿道系统为基础,引领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有机体。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与环境质量底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统筹协调,保留足够空间用于生态系统修复,通过降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将占用的生态空间还给自然。

  要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相适应,尊重和认同自然价值,遵循资源刚性约束。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生态产业比重。设立国家公园城市产业准入目录,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聚焦绿色、高效智能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既要推动传统制造业提升生产能级,转变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需要结合公园城市发展特征和绿色空间载体,瞄准产业绿色发展方向,打造生态产业集群,充分释放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经济价值。

  要调整供给侧的投入产出模式。城市发展在要素投入上更加注重发挥生态资产价值,增加生态存量和生态流量资产投入,在生产方式上更加重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建立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动力机制,确定生态资产权属,完善生态产权制度,健全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变革传统经济产出模式,切实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要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新范式,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在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优化城市建设空间,优先绿色空间建设,将城市融入绿色空间。综合利用立体绿化、绿色网络、绿色廊道等多元化的绿色空间,建立开放性的城市空间形态。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公园,科学布局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放空间,广泛建设开放式公园,减少封闭式公园,推动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实现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强化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完善公园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立适应不同场地和区域的保护机制,提升公园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凸显公园城市的文化特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使民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园体系,全面升级公园服务,增加自然科普教育、文化宣导、体育健身等多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公园的主题和特色。通过城市绿道网络建设,有效衔接各个公园,进一步满足民众的休闲需求。将城市生活融入公园绿地和各类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长期的休闲空间,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提升公园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园城市建设,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形成崇尚自然、节约集约的生活新风尚。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