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英国“脱欧”的三年之痛
2019-08-09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8月9日总第490期 作者:李成
分享到:

  自2016年6月23日,随着“脱欧派”以微弱优势胜出,英国开启了漫长、曲折的脱离欧盟之旅。其间,在前首相特雷莎·梅的领导下,英国政府曾多次与欧盟方面达成方案。但无奈在北爱尔兰边境、共同市场、“分手费”等议题上各方分歧严重,相关协议一律被英国议会否决。而为避免“无协议”的前景,英、欧两方一再延迟了本应于今年3月29日完成的“脱欧”程序。其后,梅政府又抛出了多次修改方案,但尽遭拒斥,直至今年6月黯然下野。这也宣告其当选之初承诺的领导英国人民顺利“脱欧”的愿望归于破灭。必须指出,在新政府领导下,无论这一事件后续如何发展,英国与世界都从此不同。

  对于英国而言,首先,从经贸层面看,脱离欧盟即意味着英国离开了以商品、服务、资金、人员自由流通为基础的欧洲共同市场。因此,英国在大陆的经贸活动必然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范围缩小、物流时间延长、壁垒提高等种种不利局面。鉴于目前英国同其他欧盟成员的贸易占其外贸总量的近四成,退出共同市场的影响极大,甚至对某些行业、地区将是致命性的。就此,某些估算显示,从“脱欧”公投到今年第1季度,英国人可能已经为此每周损失高达3.5亿英镑。此外,作为世界顶级的金融中心,伦敦的一大竞争优势即在于能够联通整个欧洲的金融市场,大量国际投资者也希望经由伦敦进入广阔的欧洲市场。显然,“脱欧”无疑使这种优势大受贬损,这也是大部分伦敦居民反对“脱欧”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财政层面看,作为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英国每年对欧盟预算的净贡献约为100亿英镑。从此次公投宣传活动可见,节省下这笔预算往往是支持“脱欧”者常常援用的理由。然而,尽管欧盟预算确实存在较多问题,但身处欧洲的英国并不会因此完全停止对欧洲大陆事务的财政贡献。无论是处理大量从英吉利海峡彼岸涌入的非法移民和难民,还是从事费时费力的退欧谈判,乃至棘手的爱尔兰边境问题,英国都要付出高昂代价。此外,由于“脱欧”后的负面前景,标准普尔、惠誉、穆迪等机构已经纷纷调低了英国主权信用评级,致使英国政府融资成本上升。综合利弊,通过退出欧盟而节约财政资金可能只是某些政客的“美丽谎言”,显然得不偿失。

  最后需要指出,围绕英国与欧盟关系问题的种种讨论与冲突并不会因公投结束而消失,更加严峻的政治挑战甚至才刚刚开始。从“公投”结果以及后续的“脱欧”谈判可见,英国各地区、各阶层、各年龄段对欧盟的态度迥异。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同欧洲大陆的整合对英国内部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致造就了欧洲一体化的“获益者”与“受损者”。因此,此次事件反映的不仅是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矛盾,更体现了英国内部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脱欧”可能首先被撕裂的不是欧盟,而是英国自身。不难想见,今后几乎各占人口一半的“留欧派”与“脱欧派”如何共处,将会长期困扰英国社会。

  对于欧盟而言,英国此举也可谓有忧有喜。从负面影响看,欧洲共同市场规模的缩小,会使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福利水平下降;而欧盟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伦敦这样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的支撑。从政治上讲,联盟内第二大经济体的“出走”,无疑给持续60余年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沉重打击。在债务危机余波尤存、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难民问题分歧凸显等诸多现实挑战面前,欧洲的团结备受考验,各国内部矛盾冲突也趋于激化,极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有所抬头。在这一关键时期,英国此举的不良示范作用尤其明显。

  当然,由于英国长期以来对欧洲事务保持距离,其决绝地“出走”对欧盟也有积极意义。首先,与留在联盟但对联盟的各种政策、规则有选择地接受相比,英国的退出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纯粹、更具凝聚力和执行力的联盟。其次,随着英国的退出,德国、法国作为欧洲核心地位的作用将有所提升。如有研究表明,在英国“脱欧”后,两国在欧盟理事会的投票权重总和将从26%上升到30%。再次,欧洲大陆可能在某些竞争领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例如,由于此次事件,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包括法兰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的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最后,英国“脱欧”的巨大成本,以及其后出现的各种困扰,也会起到反向的示范作用,使脱欧者三思怯步,进而使得大陆国家进一步加强协作,凝聚共识,并推动欧盟体制的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二战后开始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最初源于欧洲人对战争的反思,即希望通过一体化而从制度上消除欧洲大战的根源,实现长久和平。时至今日,在这一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如何为欧洲一体化寻找新的“立论”与途径,成为摆在欧洲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不难看出,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改变、气候变迁、安全挑战等,都为面向新世纪的欧洲一体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对于世界整体而言,由于英国与欧盟在国际舞台扮演的重要角色,英国“脱欧”的影响无疑是全球性的。以对美国的影响为例,从战略层面看,作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欧盟的分裂将会有助于美国继续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而且在摆脱欧盟的束缚后,英国可以同美国建立更为紧密的盟友关系。然而,在失去英国后,与美国素有隔阂的欧洲大陆也可能进一步同美英的战略布局拉开距离。从经贸层面看,随着英国退出共同市场,一定规模的贸易、资金、人员必然转向他国,英美两国间本已热络的经贸联系将会进一步加强。但相关事态造成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将波及大洋彼岸,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对英投资也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除美国之外,上述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其他国家。如全球化进程受挫、市场情绪波动、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以及英国与欧盟经贸格局调整等,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世界经贸、金融、政治、安全等多方面的格局。3年来,从多国政要的表态、主流媒体的声音、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也可见,国际社会对英国的这一选择虽然充分尊重,但表达的担忧多于赞赏。特别是对于前景依旧暗淡的退盟谈判,则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质疑之声。

  至于中国,总体看英国离开欧盟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且以间接影响为主。从有利的方面看,中国经贸也可能得益于英国“脱欧”后的转移效应,中英经贸关系可能会由此升温。而更广泛的中英关系也将脱离欧盟框架的束缚,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得以扩展,至少会变得更加灵活。从不利的方面看,由于良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中国一直将英国作为进入广大欧洲市场的便捷入口。显然,退出欧盟后,英国在这方面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短期内部分在英投资会受此拖累。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无论对英国、欧洲、世界还是中国,英国“脱欧”的影响都各有利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对此的反应,所以事件的后续演变及影响还充满未知。今后进一步观察的重点无疑在于英国与欧盟的谈判如何收场。显然,各方如何在其中谋求最大公约数、尽力降低退盟的不利影响,将考验着欧洲领导者和广大民众的智慧。

  (作者:李成,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