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经济所姜长青:乡村人才振兴的昌邑经验


2018年11月30日 09:17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11月30日总第460期     作者:姜长青(经济研究所)

  山东省昌邑市认真探索和总结乡村人才振兴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才的“三大工程”以及抓好乡村振兴“五支关键人才队伍”等好做法、好经验。针对山东省昌邑市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实践,我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深感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的宏伟工程,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

  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才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首要任务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吸引人才进入乡村,运用政策、机制、机会等多种方式,真正实现“吸引人才到乡村”。实践中,山东昌邑市通过各种途径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才。

  一是大抓人才引进。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千人计划”专家昌邑行、百名博士昌邑行,赴南京、武汉、大连等举办“重点企业高校行”活动。面向海内外引进聚集一批种业发展、农机装备等农业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不断创新招才引智方式,采取产业链招、专业化招、社会化招、委托代理招、乡情亲情招等多种方式,广泛延揽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二是大抓本土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一般来说对本地的情况更熟悉一些,对乡村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等更为了解。乡村振兴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农民为重点,强化能力素质培训、生产经营服务、产业政策扶持等,突出内部挖潜增效,促进本土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三是大抓人才环境营造。一方面,打好“乡情牌”,依托乡贤人才联谊会,引导在外乡贤“常回家住住”,帮助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招商引资,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正能量”;另一方面,打好“服务牌”,推行“一站式”人才服务,为乡村人才提供周到服务,切实为各类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实际困难。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真正让返乡创业者更有自豪感,让农业从业者更觉体面,让乡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住。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三大工程”

  山东昌邑市大力实施乡村高端人才引领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乡村青年人才储备工程这“三大工程”,引进、培育领军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青年人才,实现人才要素向乡村流动。

  乡村高端人才“引领工程”。围绕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效农业投入品等现代高效农业重点领域,集中资源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型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织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进行系统化、专业化、高端化培训,提升涉农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水平。

  乡村青年人才“储备工程”。支持大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的青年人才返乡投身现代农业,对“领创领办”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青年人才,优先推荐申报昌邑市乡村之星、潍坊乡村之星等重点人才工程。

  抓住乡村振兴关键人才队伍

  关键人才队伍的行为举止对其他各类乡村人才有着引领示范作用,抓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人才队伍,就找到和抓住了乡村人才振兴的支点,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放大效应。工作中,昌邑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突出抓了“五支关键人才队伍”。

  一是农村带头人队伍。坚持把选准育强村级带头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积极组织农村优秀支部书记、实用技能人才到浙江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寻标对标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能力。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新当选的村级班子年龄、学历、能力“三个结构”进一步优化。连续两年在潍坊市委党校举办昌邑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通过提前了解村支部书记“急需急盼”,量身设计服务党员群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七大课程,采取“理论辅导、业务讲解、研讨交流、现场教学”四结合的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收到了村书记欢迎、人力财力“双节约”的效果。

  二是乡贤人才队伍。围绕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昌邑市以实施“乡贤人才集聚”工程为抓手,从本土及在外的昌邑籍企业负责人、经济能人、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出有威望、有奉献精神、有带动能力的贤达人士2300多名。组织指导有条件的镇村全面摸排各类乡贤人才,建立乡贤人才信息库,推动镇、村成立乡贤人才联谊会92个。引导乡贤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乡贤人士已帮助引进项目14个,吸引投资4000余万元,开展捐资助学、访贫济困130余次,捐助资金130余万元,化解矛盾纠纷120余次,他们在修订镇志、村志等工作中积极建言出力,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是第一书记队伍。选优配强第一书记是激活村级动力的有效方式,工作中,昌邑市注重有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经常性调度,不断激发这支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接续开展四轮包村联户活动,本轮共精准选派52名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软弱涣散村帮扶全覆盖。采取综合措施,推动第一书记驻得下、干得好。目前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6170万元,发展村级增收项目43个,实现增收133万元,有力推动了帮扶村各项事业发展。

  四是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党员进党校培训工程,确保3年内全部轮训一遍,打造党员修身养性的“红色殿堂”。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进一步细化完善积分办法和考核标准,将积分结果与评先树优、党员民主评议挂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培育力度,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农民为重点,强化能力素质培训、生产经营服务、产业政策扶持等,突出内部挖潜增效,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昌邑市进行调研,我对乡村人才振兴有了一些思考,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

  第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土地耕作制度的变化,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职业农民队伍。需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除了正规的教育机构,应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企业等参与和承担培训职业农民任务;鼓励和支持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

  第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乡村专业人才数据库,对专业人才统筹安排使用。建立统一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才自由流动创造条件,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自主权。对乡村振兴急需的一些专业人才,除了加大引进力度,要综合利用大学、职业院校教育培训资源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  

  第三,发挥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要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机制,健全农业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参股农业企业,完善分配政策,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取得合理报酬。建立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对引进的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要大胆使用,充分发挥其特长,要建立权力和责任相对应的用人机制。鼓励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服务乡村振兴,并完善这方面的激励机制。

  第四,乡村建设事业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以新乡贤回归为标志,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各界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国家要加快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用地指标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完善对参与乡村振兴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兼顾各方利益。发挥各种乡村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和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张月英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