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高莹 通讯员张亦瑄)8月24日,第十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60余位青年学者与会,围绕论坛主题“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研讨,相关领域资深学者进行评议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在致辞中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是国之所需,也是广大青年学者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青年学者要立足研究特长和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研究,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规律、理论内涵、实践路径,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推出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民族所所长王延中在闭幕致辞中回顾了民族研究青年论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该论坛作为青年学者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和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其主题的实践性、理论性和应用性日益凸显,是青年学者在民族研究领域阐释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他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结合近期国家民族工作的前沿动态,从宣传教育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角度,为与会青年学者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讲解。并鼓励青年学者坚持推进理论和学术创新,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以高质量科研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在主旨发言环节,多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不同角度作了学术报告。
“大流动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变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云芳表示,从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视角看,“大流动—大交融—大团结”三维动态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逻辑进路之一。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一个动态、多维、主体间性的过程,在大流动过程中增强大交融,在大交融过程中强化大团结,有助于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所副研究员龙国贻结合自身近期在新疆、云南、广西、贵州、内蒙古、西藏等地的调研成果,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问题。她建议,边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应强化思想引导、专家参与、语言安全、人才建设等方面工作,使相关优质资源直抵基层、直达边疆民族地区,在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和普遍自觉。她谈到,2022年引发广泛关注的贵州“村BA”(乡村篮球大赛),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当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了极大助力。这启示我们应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教育、行政、市场三类举措相结合,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到实处。
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的哈民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史前聚落遗址,曾入围“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对该遗址进行详细考察,民族所副研究员赵月梅认为,该遗址的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形成了以科技为关键推动力、以出土文物为亮点、以考古体验为特色的展示模式,以及以专题类宣传活动为抓手、以特色产品为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上措施有效提升了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为探索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随后举行的8场分论坛上,近50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等议题作学术报告。与会资深学者从选题、研究方法、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这些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相应指导和建议。
民族所副所长王锋出席论坛并致辞。民族所副研究员、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嫱主持开幕式并介绍论坛组织情况。论坛由民族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民族所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