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文化润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2023-03-2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24日总第637期 作者:王昱廷
分享到:

  本报讯 为进一步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文化润疆工作,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新疆智库在京举办“文化润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非遗与考古视角”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实现文化润疆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的有机结合,从非遗、艺术、考古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交流。

  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刘晖春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思想的纽带是实现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路径,思想文化的入脑入心要在“润”字上下功夫、久久为功。文化润疆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应围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持续加强研究。

  “考古学家应在文化润疆的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刘学堂通过分析史前西域文化发展的特点,提出天山地区彩陶系统是中国彩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在中国西北地区交互作用圈的使用,体现了海纳百川的特性,是中华文明内在的重要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认为,新时代推进文化润疆,应全面保持新疆考古当前的发展态势,在学科建设方面再度加强和细化、充分利用已有新疆高等教育基地的前提下,在创办特色学科和培育考古学人才上下功夫,把考古内容搬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内容中,提升考古的时代感。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轩认为,文化润疆应充分发挥各地各级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办好各级各类展览和历史文化讲堂,例如,可从新疆和田玉、玛纳斯碧玉、痕都斯坦玉器展览入手。他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新疆题材书籍的出版,推出一些符合文化润疆、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成果,提高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的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主任李大龙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润疆的关系,提出文化润疆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史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础上,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充分结合,探讨了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出天和龙、夷和夏、中文华语、玉魂金魄等可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标志。

  探讨文化润疆实践路径

  通过分析“丝绸之路”和“昆仑”的深刻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探讨了新疆昆仑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提出昆仑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能够彰显国家意志、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的国家性特质,是展示国家品质和国家形象的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肖小勇通过分析喀什地区莫尔寺的考古发掘情况,提出莫尔寺代表了丝绸之路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该寺院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体现了佛教东传,也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喀什地区落地生根的事实,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新疆智库办公室主任助理王昱廷从文化润疆视域下分析了和田玉的政治文化价值。他谈道,和田玉产自新疆,却在中原开花结果,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统一共融、共同繁荣的有力证明,也是我国古代西域和中原地区数千年来大一统的最有力佐证。以和田玉为代表的中华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融合开放的特殊文化形式,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华民族“玉汝于成”的精神。

  新疆各民族音乐独特的形态结构是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李宏锋认为,以万桐书先生为代表的音乐人以实际行动推动文化润疆,下一步可以纪念学习万桐书先生事迹为契机,立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深入研究。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文化润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新疆智库将继续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原则,持续研究文化润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助推新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经济日报社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王昱廷)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