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都城考古见证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2023-03-2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24日总第637期 作者:汪盈 周然朝 周毅恒
分享到:

  本报讯 3月6—8日,太和城与唐宋时期都城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理召开。来自多地文物考古研究院所、博物馆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太和城遗址考古研究及后续保护利用、唐宋时期都城考古发掘研究新进展、不同保存现状下城市考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等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研讨会共分为四场进行。第一场研讨以太和城遗址为核心。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忠华介绍了2014年以来历年太和城遗址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并以全面揭露的大量建筑基址为重点,展现了太和城在南诏早期的都城面貌,阐释了南诏建筑深受中原影响、地方特色鲜明等特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在题为“南诏太和城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的演讲中,对太和城的文献记载、历史沿革和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学界对其城址、干道的基本格局和功能分区的重要认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都城区域”的宏观时空框架,即先后以太和城、大厘城和阳苴咩城为内城,始终以苍山、洱海、龙首关、龙尾关构成的封闭边界为外郭,形成的大的都城区域。孙华认为,以苍山、洱海、龙首关、龙尾关为边界,以太和城为南诏大理都城的代表,以南北纵向古道为历史廊道,串联起南诏大理时期的文物古迹形成的系列遗产,或可置于更大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线性遗产之中,其完全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潜质。

  第二场研讨集中于唐宋时期的长安、洛阳和开封三座都城,这也是三座位于现今城市核心区、极具发掘难度的古今重叠型城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建华表示,隋唐长安城考古开展65年来,调查和发掘了城墙、城门、城内道路、宫殿、官署、里坊、市场、礼制建筑等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出版了大量考古简报、报告及研究著作,为研究隋唐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在此基础上,韩建华对长安城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规划设想,同时对都市考古的思路与方法提出新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石自社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隋唐东都和北宋西京两个时代的都城遗址为目标,对隋唐洛阳城进行的多维度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石自社提出,今后将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城址形制布局、历史沿革与建筑风貌,绘制不同时期城址精确的平面布局图,对都城的礼制建筑、漕运水系、皇家苑囿、离宫仓储以及两京驿道等课题进行专项考古发掘和研究,并为遗址的保护利用和融合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开封市博物馆馆长葛奇峰介绍了近年来开封城市考古的新发现及其工作思路,即一方面要具备全局思维,构建城市整体时空框架;另一方面要注重多学科合作,拓展城市考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开封城市核心区开展的田野实践经验显示,在开展考古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协调与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居住者的关系。

  第三场研讨围绕唐宋泉州城、扬州城和渤海都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和研究成果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汪勃和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小迎以泉州城、扬州城及相关重要历史建筑的坐向为例,讨论了唐宋时期建筑的立向与相关定向测向技术方法的发展。他们表示,城址考古研究在将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纳入调查研究范围的同时,有必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进一步解析城池、陵墓的空间格局,利用同体系下的准确测量数据,来探讨城与陵墓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关的形制布局、丧葬礼仪、祭祀设施和道路体系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睿介绍了2017—2021年连续勘探和发掘晚唐至杨吴时期扬州城的大型建筑基址情况。2022年开始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增进了对夯土墙1的认识。这些遗迹的发现为复原唐宋时期扬州城的格局及变迁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解峰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西古城、上京城、八连城等渤海国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解峰提出,既往考古工作奠定了渤海文化考古研究的基础,建立了东北亚古代都城制度研究的重要学术标尺;在此基础上,仍可围绕建筑遗迹和文化分期的考古层位学依据、上京城是否实行了里坊制度、渤海国“都邑区”功能规划等问题进一步深入发掘研究。

  第四场研讨的主题是辽金元明都城发掘的最新进展和荒野型城址的主动性发掘与研究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汪盈表示,2022年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的考古新收获,确认了具有明确打破关系的三次夯土台基四至和磉墩布局,证实了位于皇城南部的大型建筑基址在辽金两代有三次大规模营建,是城市考古和建筑考古发掘方法的创新实践。该建筑是首次在东向的辽代皇城内确认的辽代始建的大型南向建筑,对研究辽上京城址布局和沿革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永军和副研究员刘阳介绍了2022年黑龙江阿城金上京皇城东南部建筑基址发掘收获。该发掘位于皇城东南部,清理出一座建筑台基、一座小型房址、三条道路以及两座窑址等遗迹,所揭示的建筑基址结构清晰完整,建筑布局规整有序。尤其是多处早晚叠压遗迹的发掘,进一步明确了该区域至少存在金代早晚两个时期的遗存,所获资料对了解金代建筑技术、皇城内建筑时序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信对河北元中都遗址的四次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综述,确认元中都是蒙元四都中结构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明确、晚期破坏最少、具有纪年意义的重要元代都城,对城市考古、建筑考古、捺钵制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等课题研究有重大价值,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都城制度研究的“理想之城”。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志介绍了2015年以来,明中都遗址发掘以“布局、规制、工艺、过程”为学术目标,围绕城门、城墙体系、前朝区宫殿院落和宫城内外水系的重要考古收获。放在都城史的视角下考察,城内主要建筑的布局和形制都能够在唐宋到明清的都城体系中找到位置,从而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演变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在专家点评环节,孙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对各位学者的汇报作了精彩点评,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指导性意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太和城五指山遗址、卫城金刚城遗址、太和城遗址2021年和2022年发掘区揭露的建筑基址,并在考古工作站进行座谈交流。在遗址发掘现场,大家对揭露建筑基址的形制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年代及功能展开讨论,对其显示出的中原传统影响与地方独有特色进行了初步总结,针对太和城遗址考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关键学术问题梳理及今后重点工作、遗址公园建设及遗址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承办。

  (汪盈 周然朝 周毅恒)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