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关系研究(1500—1900)”开题
2022-07-29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7月29日总第611期 作者:社科大/供稿
分享到:

  本报讯 7月15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关系研究(1500—1900)”开题论证会在京召开。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对研究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文明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树立大历史观,系统梳理1500—1900年间太平洋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结构特征、动力机制,深化中国与太平洋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太平洋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二要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紧扣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把现代太平洋世界形成发展的历史特点、内在动力、基本脉络、客观规律讲清楚,把中国对现代太平洋世界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讲明白,把中国与太平洋世界各国人民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道理讲透彻。三要严格执行国家社科基金相关管理制度规定,保证项目研究平稳有序、合规合法开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研究,及时提交高质量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表示,历史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之一。如何进一步深化历史学学科建设、推进历史学学术研究,是学校和学院正在着力谋划和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真诚地希望与会专家给予学院的建设以指导,希望兄弟院校的历史学院系和专家学者给予学院的发展以支持。希望评议组的各位专家对课题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术上给予更好、更全面的指导。希望课题组认真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把项目研究做好,产出高质量的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关系研究(1500—1900)”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华对项目选题的出发点和意义以及计划实现的五方面研究突破作了介绍,并集中就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行了说明。项目研究计划在确定太平洋世界视野框架的基础上,对学科有关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对近代以来太平洋世界的发展和关系图景进行概括性描述,勾勒出自16世纪以来中国和太平洋世界整体化发展之间的历史关系。

  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施诚、曲升、陈博翼、费晟分别介绍了子项目“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的政治—外交关系”“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的移民和文化关系”“中国与现代太平洋世界的生态关系”的有关研究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梁茂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李庆新、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仲伟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包茂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文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明七位评议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向项目组提出五条改进建议:一是对项目所涉及的一些主要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对所涉及的时段和该时段内太平洋世界的发展特征作出说明和总结;二是进一步集中、明确研究思路;三是进一步凝练主题,聚焦在某些重点议题,做出既有代表性又有足够深度的研究;四是进一步收集原始史料,在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凝练研究思路,利用其他学科的新概念、新思维丰富历史研究;五是平衡把握中国和外来力量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为避免“西方中心论”而忽略西方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社科大/供稿)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