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新中国治水史”开题报告会举行
2015-04-0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5年4月3日总第290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3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治水史”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该课题研究将全面阐述新中国治水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总结其中的失误及教训,为新形势下的治水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江河治理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水工程建设。这些治水工程设施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新中国的江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内外学术界对新中国治水史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学术界对新中国治水史的研究已经起步并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缺乏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和贯通性的整体研究、缺乏建立在翔实资料基础上的实证性研究、缺乏对新中国治水史经验教训的深入总结。

  该课题试图弥补这些不足,并拟在掌握确凿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治水事业进行实证性研究,以扎实的文献资料和确凿的统计数据,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治水的历史场景,完整地勾画出新中国治水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为学术界提供一部系统的、贯通的新中国治水史著作。

  不同于以往仅仅关注于治水工程建设研究,“新中国治水史”还同时考察治水方略、治水工程和治水成效等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治水方略是治水史的基本内容,工程设施建设是治水史的核心,工程效益是衡量治水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治水事业的根本目标和落脚点,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在研究治水工程建设的同时,考察治水方略的演变并分析治水工程效益,将三者加以综合考察,立体呈现新中国治水史的全貌,这是以往新中国治水史研究较少采用的,也是该课题的创新之处。

  据此,该课题研究的主体部分拟分治水方略的历史考察、治水工程建设、治水工程成效三个子课题展开。

  “新中国治水史”拟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水利学、工程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灾害学等学科方法,将综合性的宏观考察、中观透视和微观个案分析结合起来,使相关问题的分析趋于深入。如对工程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时,计划运用创建数据库的统计学方法,尽量避免定性评估,下大功夫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治水工程的实际成效,将对其成效的评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该课题计划从2015年1月开始启动,5年内完成,2019年12月完成所有预定目标,最终形成专著《新中国治水史(194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