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大力发挥口述史在国史编研中的作用
2025-07-08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80期 作者:姚力
分享到:
  ◇姚力(当代中国研究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研究国史的重大意义。如何发挥好国史资政、育人、护国的社会功能?口述史在史料搜集、叙事视角、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进国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打开尘封往事、揭开历史面纱。尽管国史编研因某些档案资料尚未解密而存在史料不足的困难,但却因历史当事人健在,可以获取大量口述证据而另辟蹊径,并进而转化为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有利条件。口述史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充满细节,既可以补充、验证档案文献,又因满载个人经历和体验,拉近了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历史的可信度,生动、具体的口述史使国史编研充满活力。第二,访谈关键人物、走向历史深处。历史发展总是在关键时刻,有关键性人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对复杂历史过程的把握,就是要抓住历史关节点,找寻历史关键人物。围绕国史主题主线,紧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展示国史主流本质,是国史编研的基本原则和对口述史提出的首要任务。第三,上下互动、呈现国史全貌。波澜壮阔的国史是党带领人民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国史编研要凸显国史特点,借鉴口述史主张的“自下而上”、关注底层、让大众发声的视角,书写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劳动者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兼顾上层与下层、整体和个案、宏观和微观。第四,辨明历史是非、回答现实问题。虽然国史时间不长,距离现实很近,但人们对国史的认识却存在很多分歧和争论。大量有力的口述史证据为我们提供了正本清源,深入总结历史经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镜鉴的渠道。
  口述史承载着人民的集体记忆,对于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种文化的柔性力量,是培育国家意识、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能。

责任编辑:班晓悦(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