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2017年“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精细发掘 信息完整 问题意识


2018年01月19日 09:06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1月19日总第425期     作者:记者杨阳

  本报讯  (记者杨阳)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结果。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金代遗址6项分获“入选项目”,广西隆安县娅怀洞遗址、陕西高陵县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西安市秦汉栎阳城遗址、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汉代墓地、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6项分获“入围项目”,蒙古国后杭爱省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获“国外考古新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认为,本次入选与入围的考古项目均具有注重多学科合作、科学的方法理念、发掘的精细化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

  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南部萨吾尔山内的一个洞穴中,已发掘出14个地层单位,其中在全新世地层中发现了陶片、灰坑、石围墙等遗迹,同时浮选得到炭化的小麦和青稞,测定年代距今5000—3500年。在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出土有数以千计的石制品和大量的动物骨骼碎片。

  通天洞遗址是在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同时也提供了当地旧石器—细石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了解新疆地区4万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也为进一步探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探讨古人类适应方式、生计行为、石料来源、古环境、年代学等方面具有研究潜力与学术价值。

  项目发掘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谈到,通天洞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并且在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多次使用。此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小麦,说明这里极有可能存在一条小麦传播的通道。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通天洞遗址不但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欧亚草原文化传播的通道上,而且环境也特殊,属于西风和季风交汇地带,为后期人类在这里的生存、生产格局以及族群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章丘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地处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约20公里,发现了城墙、壕沟、墓葬、房址、陶窑等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遗址持续的年代上限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下限为汉代。

  据项目发掘领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芬介绍,夯土城墙、环绕城墙的壕沟、一批高等级墓葬和祭祀遗迹的集中出现,加之大批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的发现,昭示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焦家遗址已成为鲁北古济水流域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意义的都邑性聚落。这对于探讨鲁北地区聚落结构和人地关系、深化中国东部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说,焦家遗址的发现令人振奋,为认识大汶口文化核心聚落的形态提供了新材料,为认识龙山时代诸城林立的局面找到了本地源头。大量玉器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对大汶口文化不重视玉器的印象,推测可能在大汶口中晚期,受到良渚文化持续交流的影响,玉器在礼器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明溪南山遗址

  南山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城关乡上坊村北约300米处,现已发现5个文化期,年代跨度为距今5800—3500年,出土了火塘、陶片、石器、骨器以及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

  南山遗址地层叠压清楚,文化内涵单纯,文化面貌独特,填补了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商周时期考古文化谱系的缺环,具有里程碑意义。丰富的植物遗存为开展史前人类资源利用行为研究、植物栽培、深化传播等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材料。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认为,南山遗址既有洞穴堆积又有山顶堆积,前者发现有火烧遗迹和墓葬,后者发现有柱洞、灰坑、墓葬、蓄水池,都与居住址有关,丰富了山区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的类型。

  京山苏家垄遗址

  苏家垄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平坝镇,是一处包括墓地、建筑基址、冶炼作坊在内的曾国大型城邑,特别是首次发现了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带铭文的重要青铜礼器,为探讨春秋时期诸侯国青铜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汉淮与中原地区之间金属资源的流通,提供了新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出土铜器的铭文涉及诸多历史信息,如“曾伯桼”器群可与传世的同人所做“金道锡行”青铜簋对应,基本确认了器物归属问题,“克逖淮夷”等铭文印证了曾国控制淮夷的史实,“陔夫人芈克”铭文簋是现今所见较早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表示,湖北随州一带,自1966年九鼎发现以来,曾国持续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反映的物质文化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已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明晰的东周古国的文化面貌。

  行唐故郡遗址

  故郡遗址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现已探明6处新石器时代及战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址、墓葬和遗址。初步认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具有北方族群特征的贵族墓地与居址,时空和内涵与早期鲜虞中山国密切关联。

  故郡遗址的积石墓狭深,带有壁龛,龛内有随葬器物,墓葬及车马坑内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金盘丝耳环、玛瑙饰品及斧、凿等青铜生产工具,大量的殉牲和马牛羊的头蹄,别具一格的车马装饰,凡此种种,在同期中原各地区极为罕见。同时,车马埋葬制度及出土器物特征显示出三晋、燕等华夏系统的文化因素。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用“让人眼前一亮”来形容故郡遗址。他认为,这是一处族系特殊的遗址,其特殊的葬俗、葬制可能和北方的戎狄有关。从西周早期开始,在太行山两麓就应该有戎狄的存在。今后,可在该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勘探工作,有望找到聚落遗址。

  安图宝马城遗址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为金代皇家修建的长白山庙故址。目前已大体完成对城内主要建筑遗迹的发掘,对建筑组群的布局、主要单体建筑的形制与功能、城内外排水系统的走向有了认识。

  宝马城遗址的发掘,是中原地区以外的首次考古揭露的国家山祭遗存,是金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也是边疆考古和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对研究金王朝对东北边疆的经略以及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探索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表示,宝马城遗址是值得“精耕细作”的,在城市考古、聚落考古的理念下,制定明确的学术目标,注重多学科合作,力求使其成为金代建筑遗址考古发掘的典范之作。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