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使用和语言安全状况调研”项目开题
2024-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姜静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国情调研重大项目“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使用和语言安全状况调研”开题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所长王锋主持会议。

  赵天晓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的设计和申报情况。他表示,该项目选题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符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工作的需要,是在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下的有组织科研的新模式。“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使用和语言安全状况调研”项目团队应集中力量做好项目设计、调查和研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集思广益,争取产出高质量成果,为党中央决策服务。

  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国庆对项目的申报情况、实施的必要性与意义,以及调研方案的设计进行了陈述。他说,项目将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现状开展三个人文地理空间的调查,对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及语言安全状况进行调研,形成有现实意义的调研报告。项目组由具有丰富田野调查经验的所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语言专长覆盖国内汉藏、南亚、阿尔泰等语系,研究领域涉及边疆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治理、态度、安全等问题;部分成员长期在边疆地区从事语言研究,多位成员为边疆民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本民族学者,对调研地的社情、民情极为熟悉。此外,项目组能够跟踪获取真实、客观的第一手材料,为项目调研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评议环节由评议组组长、中央民族大学荣誉资深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戴庆厦主持。与会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朝克认为,应集中力量,抓紧时间落实,选取有价值的调研点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系统梳理此前相关研究项目,总结前人调查经验,予以对比思考,发现新动态、新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使用也发生较大变化。但究竟如何影响、结果如何,都需要深入调研。可以通过项目的开展,把研究梯队建设起来,进一步培养人才;通过深入调查,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做好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鼓励母语者将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黄行建议,调查和研究要有侧重点,注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字;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其他项目的调查研究相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李大勤认为,该项目可作为该类型研究的起点,要按照样本和模板来进行设计、开展调研。调研点可以少一些,但要深入、全面;可在边境民族地区建设多语人才库,进行动态追踪调查;可关注边疆地区的语言生态研究,进行相关语言国情调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李锦芳建议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项目设计和规划:从理念层面来说,调研需服从主题,语言安全内外有别,应统筹兼顾。从研究视角来说,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国际话语权;在调研过程中既要考虑推广通用文字的必要性,也必须考虑语言和谐。从操作层面来说,建议将微观调查与宏观调查相结合,要设计好微观调查方案,通过扎扎实实的数据找到调研点的闪光点,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戴庆厦认为,该项目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建议项目组进一步细化调研方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吸纳地方人员参与,开展持续、深入的调查。

  项目组成员同与会评议专家进行了交流讨论。陈国庆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和调研方案,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