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在雪域高原书写南亚研究的精彩华章
2019-08-09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8月9日总第490期 作者:本报记者 高莹
分享到:

  西藏,是地理高地,也是文化高地。在第八批援藏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研究室主任胡水君看来,这里更是他学术生涯的再次出发地。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第二门专业——南亚研究的治学之路,也为雪域高原播下了相关研究的学术火种。

  他是南亚研究所一直在等的人

  胡水君的专业领域是法律研究。2016年7月,援藏启程前,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西藏做些什么?又能在那里学到什么?

  到达拉萨后,胡水君被分派到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工作。根据院党委决定,他于2016年8月开始协助组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并担任南亚研究所负责人。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是于2015年8月获批筹建的,由于种种原因,筹建工作一直搁置。对胡水君而言,南亚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同事担心他会有所顾虑,但胡水君毫不犹豫接下了这项艰巨任务。他开玩笑地说:“也许,我就是南亚研究所一直在等的那个人。”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研究领域,胡水君以积极尝试、正面应对、勇于担当的心态迅速开展工作。筹备南亚研究所揭牌仪式,是初期工作的一个重点。胡水君按照院领导的指示,与相关人员反复研究拟订南亚研究所揭牌仪式筹备方案,多次往返家具店购置办公器材和用品,安排人员制作南亚研究所的所牌、所徽等,逐一落实各项筹备事宜。2016年10月31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揭牌仪式顺利举行。至此,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作为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第三家南亚研究所正式面世,这也是地处西藏的首家专门研究南亚问题的学术机构。

  一次跨越专业的高原综合实践

  南亚研究所揭牌后,有学术界同行主动联系胡水君,兴奋地表示:“这么多年来,西藏终于有了南亚研究所!”一些专家学者还不约而同地向他提到,西藏在南亚研究方面具有地缘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还有一些实务部门主动找上门,商谈合作事宜。来自各方的良好反响,增加了胡水君和同事们的信心,也坚定了他们办好南亚研究所的决心。

  南亚研究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面对庞杂的研究对象,胡水君很快进入角色,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思路,积极组织全所上下集体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南亚的讲话和文章,以此作为进入南亚研究领域的第一门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打开业务局面、扩展工作联系,只要有机会,胡水君就会积极向外界介绍南亚研究所的相关情况。他鼓励所内科研人员通过在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来扩大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并身体力行。援藏期间,胡水君在《西藏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联合早报》《大公报》等报刊上连续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大多冠以南亚研究所之名,以增进外界对研究所的了解。

  甘做青年学者的“学术经纪人”

  如何让南亚研究所在学界扎稳脚跟,是时刻萦绕在胡水君脑海中的问题。在他看来,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不能只看一时之功,更要谋长远发展。为此,他采取各项举措,不断加强“两个学术基础建设”,即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基础建设和学术成果基础建设。

  科研工作,成果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新成立的南亚研究所,一方面面临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很多研究工作急需开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研究人员都是本领域新手的现实,人员专业素质急需提升。研究所里的一些青年研究人员曾向胡水君表示,希望他能引荐他们参加其他单位已有的课题研究,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胡水君认为,学术“打杂”对青年学者的成长也许有一定好处;但只有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和写作,才是提高学术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为此,他利用回京休假的时间,主动与出版社协商合作,促成了“中国与南亚研究丛书”项目的落地。该丛书包括6种专著,除胡水君本人带头承担1本写作任务之外,其余5本均由南亚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独立负责撰写。

  为了加强与年轻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胡水君还在所内开设“南亚周会”。周会于每周三固定时间召开,由他牵头,南亚研究所年轻人员自愿参加,就读书、写作、新闻、工作、生活等话题进行交流,旨在加强引导、激发思想、促成写作、带动工作,有意识地对年轻团队开展“传帮带”工作。有西藏同事把胡水君形容为所里青年学者的“学术经纪人”,这个形象的比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对一名专业学者而言,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生活,学术观察和思考都贯穿其间,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援藏期间,胡水君日常所见都是西藏,工作所思则在南亚研究,他也因此时常思考西藏、南亚乃至亚洲的未来。如今,援藏期满的他已经重新回到北京的科研岗位。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所了解到的和所思考的,将伴随他以后的学术研究。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