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
2025-07-08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80期 作者:班晓悦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班晓悦)7月6日,《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行。此次新书分享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援,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主持。
  马援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史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致我院成立的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致力于挖掘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和优秀价值。2024年甲辰龙年,中国考古博物馆联合全国23家文博单位推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特展,正是对这一使命的践行。展览以考古实证为根基,通过110余件珍贵文物,辅以文献与科技手段,生动诠释了龙文化的演变历程。《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一书,是对展览学术内涵的深化与拓展。未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相关文博机构、出版单位的合作,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走向公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民族复兴的精神沃土。
  张国春表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特展用考古出土文物实证中华龙文化的发展脉络,阐释龙文化精神,是院党组、历史院党委领导下团结协作的集体智慧结晶。特展筹备期间,考古研究所积极响应院党组号召,秉持专业严谨的态度,倾力为观众打造集文物精美、文化深度、科技魅力于一体的高品质龙文化盛宴。“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特展及此次出版的新书,以龙文化为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构建中华文明标志体系的一次有益实践。
  冀祥德介绍,这次出版的新书是“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特展的图录,收录了110余件国宝级文物的基本信息和简要介绍,并且配上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拍摄的精美图片,部分文物介绍还配上了精心绘制的文物线图,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了中华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他同时表示,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与中国历史研究院进一步深化合作,产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在专家座谈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袁广阔、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志鹏,围绕龙文化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并细致耐心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在总结环节,刘国祥表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的出版,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共同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