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中日韩三国学界聚焦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


2018年06月01日 08:54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6月1日总第440期     作者:记者张君荣 通讯员程远

  本报讯  (记者张君荣  通讯员程远)在近日举行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展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2017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其中,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极和稳定器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5月24日,“第十二届中日韩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推动中日韩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中国事务特别顾问、原副所长田中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部部长安成培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李平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各国经济增添了不确定性,其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也需要进一步观察。作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经济体,中日韩三国尽管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各国尽力使本国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中日韩三国的经济研究机构也都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田中修表示,中日韩在经济方面、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方面互为重要的伙伴,三国之间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三国研究人员分享经验、交换意见,一定能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促进对重大课题的相互理解,为东亚地区的合作、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

  研讨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学者们首先对三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政策进行了学理分析和经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娄峰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下调增值税;促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环保和具有最优投资结构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高价值的现代服务和制造业发展;鼓励创新性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总务研究部长目黒克幸介绍,从消费、投资、商业周期等因素综合来看,日本经济将会摆脱负增长,延续经济扩张趋势。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目前失业率、职位空缺与求职者占比等数据均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工资差距的缩小也有助于拉动私人消费。从企业数据来看,公司盈利水平数据增长趋势较为强劲;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投资的态度较为谨慎。

  对于韩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安成培介绍,韩国2017年实际GDP增长为3.1%,达到近三年来最高。在韩国经济的需求结构中,进出口因素对GDP波动影响最大,私人消费比较低迷,投资具有增长趋势。在经济政策方面,韩国政府提出了依靠收入、就业、创新、公平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范式,具体效果需要更长期的观察。

  共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今年是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如何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性研究,成为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关注的议题。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金融革新研究部首席研究员井上哲认为,研究者要重视对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机构需要了解危机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将要面对的问题。在政府救助方面,决策者需要了解公众对于救助政策的预期,并获得其理解。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姜泰洙在分析韩国金融稳定性时表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强调宏观杠杆的重要性。韩国的家庭债务占韩国GDP比例较高,构成了对本国经济的压力点。在此背景下,韩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引入和实施效果非常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楠关注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供给、需求变化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主要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如果金融发展相对于实体经济过快就会发生货币贬值。稳定的金融发展对促进实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现在需要稳定的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保证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保证一个可持续的汇率机制。

  探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验

  在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一条必经之路。学者们就此交流了历史经验、研究数据与结论。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国际宏观经济金融研究部副研究员崔惠林认为,技术发展和资源再分配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原因。利用韩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级数据,将这些企业划分为扩张、减产、进入、退出四个组别,可以发现,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由于就业流向了生产率更低的服务业,产业间劳动力流动对总的生产率增长产生的效果为负。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一般来说,行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对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60%和40%,所以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对总体生产率提高带来更大贡献。通过缓解服务业的资源错配可以提高服务业生产率,进而可以有效促进整体的生产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认为,长期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投资、净进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驱动。当前,需要加快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发挥好“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作用。

  日本是如何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实现进一步升级的?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冈崎哲二认为,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并不难,中等收入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则相对较难。日本从中等收入国家过渡到高收入国家,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过度干预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贸易保护也会受到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批评,金融行业等国内的相关行业也会有所不满。这种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反过来也可以对宏观政策起到监督作用。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和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