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第三届亚洲社会政策与反贫困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学者聚焦社会政策与反贫困


2017年04月21日 09:03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4月21日总第387期     作者:李振刚

  本报讯  4月10日,第三届亚洲社会政策与反贫困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围绕社会政策与反贫困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开展精准扶贫

  李培林阐述了减贫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从收入结构来看,目前中国低收入人群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因此,要缩小该比重,在农村开展精准扶贫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李培林提出,要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为低收入人群赋能;要通过完善社会政策,改善大众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要通过大规模减贫,建成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收入不平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和企业所有权性质是影响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两个关键结构性因素。

  通过回顾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角色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魏众认为,当前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是贫困对象识别难、自上而下实施的减贫项目与群众需求不吻合、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空间小机会少。因此,他建议在扶贫工作中,为社会组织介入提供更多的空间,以弥补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不足。

  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关键过程。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贤珠介绍了韩国社会福利制度变迁对韩国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执行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执行过程中部门分工、人员配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对中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扶贫治理呈现出运动型治理模式的特征,而理想的贫困治理模式应是常规式治理与多元参与治理相结合的混合式治理模式。

  就业与产业发展政策是积极干预手段

  就业与产业发展政策是积极的贫困干预手段。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鲁大明介绍,自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工作贫困问题成为韩国反贫困政策解决的主要问题。造成工作贫困的主要因素包括去工业化、就业稳定性变弱、贫富差距拉大、私人社会支持弱化、社会安全网不牢固等。1999年,韩国实施积极社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中国返乡农民工在产业扶贫项目中所面临的困境,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教授孙兆霞认为,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农民工返乡成为一种新趋势。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被排除在外,难以享受政策的阳光。因此,需要确立预防返乡农民工“陷贫”的政策观念,在产业扶贫政策中给予返乡农民工创业以更多政策支持。

  社会安全网是重要制度设计

  社会安全网是反贫困工作中的重要制度设计。日本法政大学现代福祉学部教授布川日佐史介绍了日本反贫困政策新举措及其反贫困效果。2015年日本实施了《支持贫困人口自立法》,旨在帮助处于贫困边缘尚未进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困难人群,目的是要建立第二层次的社会安全网。他认为,该法实施后,反贫困效果不显著,而未来改革方向包括提高经济援助水平,提供专业化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并加强与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五石敬路利用大阪市的有关调查数据,采取生存分析方法,对日本接受救助者的存续时间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人口老龄化、贫困的女性化以及儿童贫困对日本受救助者的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振刚讨论了农村收入保障制度与农村反贫困的关系,指出目前的农村收入保障制度存在反贫困的效果不显著、治理的成本较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发展社会养老金、建立类别化的津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不能忽视特殊群体贫困

  特殊群体贫困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柳政熹通过分析韩国的儿童自我照顾问题认为,尽管韩国儿童贫困率有所下降,但是单亲家庭增加、家庭脆弱性增强,儿童自我照顾现象突出,儿童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重视。针对这一社会问题,韩国政府采取了若干干预措施。从政策执行情况来看,需要提高公众对儿童社会性忽视的认知,需要把干预对象瞄准为贫困儿童,加强儿童照料系统和儿童保护系统之间的协作。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副教授张建强调了在反贫困的各项政策措施中纳入家庭的重要性。

  区域瞄准是反贫困政策研究重要课题

  区域瞄准也是反贫困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马秀莲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大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对扶贫的影响,认为大城市具有较低的贫困发生率,小城镇的减贫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研究应当重视分析城市的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对于减缓贫困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梁晨对农村社区产业扶贫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文博则特别关注到农村合作经济可能产生对老年人和女性的排斥和挤出效应。

  因中日韩三国各自所面临的主要贫困问题有所差异,所以三国学者关注的议题也有所不同。中国学者更多关注农村贫困问题,而日韩学者主要关注城市贫困问题;日韩学者主要关注就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中国学者则从产业、移民、社保、教育等多个领域分析社会政策对贫困的影响。通过交流,三国学者增进了相互了解,开拓了视野,为下一步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承办。

  (李振刚)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