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回望创新路 共谋“十三五”


2016年01月29日 09:23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6年1月29日总第329期     作者:本报记者 邓之湄

  严寒散去,春暖渐近。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阳光和煦的一月底召开。会议从院领导工作报告,到分组讨论,再到会务安排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诸多新气象。

  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热议王伟光院长的年度工作报告及其他院领导讲话,就深入实施创新工程、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展望我院“十三五”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踊跃建言献策。

  热议工作报告

  王伟光院长的年度工作报告是小组讨论的重点。代表们认为,报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定位高、准、稳,既是对去年全院工作的总结,也是对过去五年我院创新工程实施经验的系统概括,更是对我院未来五年发展的高远谋篇。报告所体现的院党组工作思路,既有与时俱进之“新”,又有求真务实、直面问题之“实”,更有将中央精神与我院实际贯穿结合之“透”。

  “院工作报告通篇的一个鲜明特色,即讲政治、讲立场、讲思想,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全院工作,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一位代表表示,报告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抓住了我院发展的根本。

  针对报告中关于“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我院意识形态重镇作用”的论述,不少代表认为,我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各院属单位在工作中都应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严把政治方向关,提高政治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和院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前提下,各院属单位也要积极探索适合各自发展的创新路径。

  报告强调“建设名优工程,努力打造党的思想理论重要阵地和传播平台”,让许多代表感到振奋。有代表表示,院属报刊出版馆网库等传播平台将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调与联动,重点做好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点赞创新工程

  谈到实施了五年的创新工程,许多代表都颇为感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到,正如王院长报告所说,倘若没有创新工程,中国社科院的发展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失去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及社科界中应有的地位。是创新工程让我们扬眉吐气!”一位代表表示。

  另一位代表说,“原先我们把创新工程称为我院的‘机遇工程、爬坡工程、改革工程、发展工程、人才工程、希望工程’,今年的院工作报告又将其进一步表述为‘生命工程、复兴工程’。这‘八大工程’的比喻,无疑准确揭示了创新工程对于中国社科院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不少代表表示,创新工程现在面临如何做得更好、再上一个台阶的问题。建议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优化创新工程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是创新工程的生命线。深入实施创新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探索更为适应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人才使用机制等体制机制。在学术大生产时代,还需努力探索如何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信息化、数字化与传统科研方式相并轨。

  聚焦党风廉政建设

  2015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巡视整改之年、三项纪律建设深化之年。院工作报告和院领导讲话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内容,受到与会代表高度关注。

  “几位院领导的讲话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那就是纪律和规矩。”一位代表表示,近年来,我院“三项纪律”建设取得重要成绩,得益于院党组和中央纪委驻院纪检组的常抓不懈。回顾过去一年我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情况,其力度之大、分量之足,就我院自身而言,可谓史无前例。

  代表们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我院的深入开展,为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研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我院聚焦科研主业,推动理论创新,多出优秀成果。

  许多院属单位负责人纷纷表示,经过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自身在提高廉政荣誉感的同时,也深感肩上担子之重、任务之艰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必将时刻不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